

梳理馬祖史觀來賦予軍事文化遺產新生命
從「點」整合為「線」 、從「線」到「面」的島嶼軍事區域保存再生,結合軍事脈絡、地方文史、區域發展,重新連結據點空間再造的歷史現場
以軍事建築遺產轉譯活化之社會參與,進行據點空間活化與經營策略行動計畫,藉由社區營造的深耕了解在地需求,在傳承軍事遺產歷史脈絡的同時,亦帶動在地文化資產保存的意識
馬祖軍事島嶼轉譯論述計畫
場域實踐
成大以實際行動連結不同資源,用豐厚學術能量與馬祖在地文化底蘊,針對馬祖進行再造歷史現場及建築轉譯計劃,從戰地文化景觀找尋馬祖未來永續發展的契機,對於成大建築系的意義,是建築專業的跨域實踐,也是大學社會責任的展現,夢想有一天,成大能與國外大學共同成立馬祖國際學院,探討永續、文化、藝術、科技的普世價值,更近一步,透過新冷戰時期的島嶼設計論述與藝術策展,提升台灣的能見度與國際地位。
品牌識別
鄭泰昇院長開始集結學院跨領域的十多位教師,涵蓋建築、都市計畫、工業設計、創意產業、科技藝術等系所,以團隊合作的方式,接手馬祖「戰地轉身•轉譯再生」統籌計畫的執行工作,整合各階段的建築設計團隊,論述、轉譯、設計、活化、再造逐漸頹圮或消失的軍事據點,使其逐步融入馬祖的當代生活。
大學責任
成大以實際行動連結不同資源,用豐厚學術能量與馬祖在地文化底蘊,針對馬祖進行再造歷史現場軍事文化遺產轉譯計劃,從戰地文化景觀找尋馬祖未來永續發展的契機,對於成大的意義,是跨領域專業的社會實踐,也是大學社會責任的展現。展望未來的目標,成大將以馬祖為基地,籌設「成大馬祖博雅設計微學院」,一方面突破現有高教體制的束縛,創立一個使命導向、跨域實踐、滾動式創新的彈性團隊組織; 二方面實踐大學國際社會責任,在國際地緣政治衝突的當下,讓世界看見馬祖戰地文化景觀的保存與活化。
採集工作坊
據點調研
讓馬祖從戰地文化景觀找尋未來永續發展。
本計劃聚焦於空間創作、社會設計、行動研究、在地策展、科技藝術、產業創新等六大核心研究領域,根據不同的教師專長進行研究,以未來環境、未來社會、未來治理為三大應用範疇,從島嶼論述到永續台灣的價值論述,期待以環境藝術、幸福生活為最終的目的